中廣網北京6月1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年,我國將開工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保障房建設“提速度” 的同時,如果不能“保品質”,將會留下巨大隱患。然而,就目前來看,部分地區保障房、安置房存在質量問題的情況時有發生。
保障房樁基鋼筋籠長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斤短兩”。
最近,杭州市下沙區520多戶即將搬進農民安置房的回遷群眾代表反映,他們的回遷安置房的樁基鋼筋籠長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斤短兩”。其中一根鋼筋籠長度,比原設計要求短了整整將近10米。
杭州市民丁柏根家在杭州下沙灣南社區一組46號。這里屬于政府安排的拆遷臨時過渡用房,按照當地規劃,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建設嶄新的農轉居多層公寓,用于安置這些農戶。然而,當丁柏根翹首以盼新房的時候,一件意外發生了。
丁柏根:打樁的那段時間我們沒有人監督了。結果樁打好之后,老百姓想,一你時間太快。幾個月功夫,一千多個樁。所以我們對質量產生疑問,產生疑問之后我們成立了一個監督小組,我們請了上海權威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在檢測報告出來之后,村民們的擔心變成了現實。
丁柏根:結果令我們灣南老百姓相當震驚。抽檢十個樁。檢出來什么結果?檢出來就是鋼筋不同程度的短缺。短缺最多的將近達到十米,有九米多。
上海申豐地質新技術應用研究所有限公司對一期和二期共計10根鉆孔灌注樁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有九根鋼筋籠長度與原設計資料反映不符。情況最嚴重的,原設計要求鋼筋籠長度為36.16米,實際長度只有約26.3米,差了整整將近十米。專家介紹,樁基鋼筋籠主要起抗拉作用,對高層建筑抵御臺風、地震至關重要。村民們試圖討個說法,卻吃了閉門羹。
村民們試圖討說法卻吃了閉門羹。
記者:你們跟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沒有正面接觸過嗎?
丁柏根:我們沒有辦法去接觸。卡在那里,門都不讓我們進,我們怎么跟他們講呢?問都不能問,到哪里去問呢?
在第一次檢測不久,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農轉居多層公寓建設管理中心再次委托上海申豐地質新技術應用研究所有限公司對樁基鋼筋籠長度進行了檢測。這次檢測對2期工程已測的4根樁進行了復測。然而這一次,卻有了截然不同的結果。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第一次檢測中發現的偏差近10米的2A57#號樁,實測鋼筋籠長度變為了34.6米,這一結果和前一份檢測數據相差了8.3米。
對此,檢測報告負責人趙竹海做了這樣的解釋:科學這個東西一個是有誤差,第二個可能在不同部位測試它反應可能有強弱,就好像你看一個物體,角度不同,有偏差。
對于兩次檢測結果中存在的數據差別,檢測報告負責人趙竹海表示,兩次檢測的結果實際上是一樣的,被檢測的鋼筋籠實際長度,均比設計要求的長度短,工程的施工方存在“偷工減料”的行為。
施工人員以“鋼筋籠上浮”為由,稱“偷工減料”屬于施工常見現象。
施工現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表示,“偷工減料”的問題是因為“鋼筋籠上浮”導致,屬于施工常見現象。
那么,“鋼筋籠上浮”到底是正常情況,還是特殊現象?設計單位的整改方案從另一個角度給出了答案。
今年的5月12號,設計單位出臺整改方案:對主樓底板鋼筋進行加密。5月21號,灣南社區又邀請了浙江省的專家對原來的論證意見再次進行會商。
參加會商的專家一致認為,只有樁基通過“靜載實驗”的壓力檢測后,才能進行重新施工,以確保房屋的質量不受影響。那么,專家意見有沒有被采納呢?
城建中心副主任阮順良稱,實際靜載檢測沒有必要,工程建設過程中有相關監測數據證明單樁豎向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
記者:是在出了事情之后重新做的檢測,還是在出問題之前的檢測?
阮順良:這個數據原來就有,原來就合格。
記者:那就是出了事之后,靜載檢測沒做?
阮順良:不需要做的,因為原來都做過。
專家駁斥“鋼筋籠上浮屬于常見現象”的說法。
記者也就此采訪了參名會商的其中一名專家倪建國。倪建國認為,阮順良副主任的這番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記者:出這個事情之前,他們該做的一些數據,檢測都有的。這個能不能替代出了這個問題之后你們提到的再做靜載檢測?出了問題才要檢測。那就是必須重新檢測?
倪建國:以前的檢測那叫文件施工,符合施工要求,你現在沒達到施工要求的,鋼筋籠短了就不合格了,重新檢測這個樁好不好用。
倪建國還駁斥了所謂“鋼筋籠上浮屬于常見現象”的說法。
記者:施工跟監理講鋼筋籠上浮是一種普遍現象?
倪建國:那誰講的?沒這個講法,是質量事故。
“建精品工程,樹企業形象”,采訪中,記者在施工工地看到了這樣的標語。我們呼吁,負責群眾回遷住房的建管中心,應該沉下身段,多聽聽這些回遷群眾的意見、實事求是的來保證建設精品工程。畢竟這房子建好了是給他們住的。對于這一事件將如何解決?令人質疑的工程如何收場?我們將繼續關注。
未來5年,我國將要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如果質量和配套不能保障,將會造成巨大浪費和遺留問題。從“樓脆脆”,“墻脆脆”,到剛才報道的“樁脆脆”,屢見不鮮的“問題保障房”時刻提醒著我們:別讓“民心工程”變成“傷心工程”,保障房建設“提速”,更要“保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