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推手中豪置業
正遭毀壞和強制移栽的苗圃基地,位于螺螄灣商貿城二期工程之北,昆玉高速以南,其總面積214畝的土地正在螺螄灣第三期的規劃之內。
記者了解,螺螄灣國際商貿城,是昆明市2008年招商[簡介 最新動態]引資重點項目。當地人為區別老螺螄灣(即“昆明市螺螄灣批發市場” )而將這一項目稱為“新螺螄灣”。老螺螄灣經營商戶超過1萬戶,日均客流量達10萬人次,年交易額超過100億元,是云南省最大的綜合交易市場。
2007年,昆明加快了老螺螄灣向新螺螄灣整體搬遷的速度。昆明一名地產界的資深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新螺螄灣是以改建和拆遷老螺螄灣為主,迅速發展起來的綜合性、超大型的地產項目,“后來規劃逐漸多次調整,追加了投資,它已經走向一個城市運營的角色”。
新螺螄灣總投資320億元人民幣,位于昆明老城與呈貢新區的交通門戶地帶,正居昆明市的新CBD板塊核心地段,東臨昆玉高速、西臨新昆洛路、南接規劃中的新昆明汽車總站。這一地塊的區位優勢不言自明。
2008年,昆明市政府招商引資引進云南中豪置業有限責任公司對新項目進行開發建設。
2009年底,新螺螄灣一期項目開業。當地政府下發文件要在當年的11月30日以前強行關閉老螺螄灣,實現螺螄灣商業片區相關產業業態整體向新螺螄灣轉移。商戶們抱怨說,租賃及其他投入平均每戶約50萬元,可政府拆遷卻沒有任何賠償。
而之前拆遷聽證會上作為業者代表無一人知情,但政府還是強行通過了聽證會。商戶無法接受政府的強硬態度。2009年11月21日上午,上千商戶與政府溝通,表達自己的訴訟請求。
如此事端并不少見,可新螺螄灣的建設依然如火如荼。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現有一期、二期、中豪物流城、康盛電器城、紅森建材城及3個農貿市場共計8個市場。
在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看來,新螺螄灣項目得以如此順利進行與當地大肆開發好大喜功有著密切聯系,“中豪是在2008年才進入昆明,只不過短短三年時間”。
一位當地官員向記者承認,2009年底,當地政府為加快推進新螺螄灣配套項目的倉儲區用地的土地報批、征地拆遷工作,確實采取了所謂的“倒排工作時間”的方法,“就是先操作,再補辦手續”。
這也就不難理解,雖然中豪置業一直對外宣稱該苗圃基地已為其所有,但記者為何在昆明市國土局相關網站上,卻并未發現該地塊的相關招拍掛公示資料。
極富意味的是,該項目的開發商中豪置業董事長劉衛高與戴志云同為浙商,兩位浙商為了商業開發而操戈相向,讓在云南的浙商商會也深感驚詫。
對此,一位諳熟中豪置業運作模式的人士言簡意賅評價道:“暴力即暴利,在此前,富澳地產與官渡區方面進行了多輪協商,而真正的受益方中豪卻一直沒有和富澳地產方面直接聯系,這是中豪習慣的方式。”
就在6月6日端午節這天,富澳地產金融部總經理劉秦川致電本報記者:“基地上的所有苗木已被他們全部毀壞移栽完畢了。”
劉的聲音充滿悲情,記者耳邊回響起了6月3日現場所見推土機強挖珍貴林木的轟隆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