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4日電(記者金小茜、舒靜)一周消費熱詞
食品抽查合格率90%
(事件)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12日在京表示,我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查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出口食品在國外的檢測合格率也在90%以上。在剛剛過去的半個多月,由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組成的8個督查組也對全國24個省(區、市)食品安全情況進行了全面督查。
(觀點)蒲長城稱,近年來,質檢總局完善了生產許可制度、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抽查制度,研究提出了不安全食品召回管理制度等,然而,“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監管出來的”。很多網友表示,由于抽檢本身不具代表性,抽查結果和大部分人的感受差距巨大。
(點評)近年來,隨著我國食品安全工作力度不斷加大,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但“問題食品”風波不斷。作為食品生產和消費大國,食品監管工作難度大,偶發的“問題食品”事件即使只是個例,對于公眾來說也是“大事”。要讓公眾放心,唯有腳踏實地盡快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重塑食品行業誠信體系。
“光棍節”變身“電商節”
(事件)11月11日是網民俗稱的“光棍節”,今年的“雙11”成為電商促銷重點。眾多電商企業“八仙過海”、扎堆營銷。淘寶商城(微博)公布數據稱,截至11日16時,支付寶(微博)成交額突破20億元,較去年11月11日全天成交額翻番。但節后就有報道稱,多名網友“光棍節”網購付款后遭遇強制退款,商家被指欺詐。
(觀點)“光棍節”搖身一變成為“電商節”,一些商家的誠信問題也由此暴露,多位業內人士對電商扎堆營銷的做法表示異議,稱“一天之內搶錢不聰明”。
(點評)今年的“光棍節”儼然成為網購族的“電商節”,節前,電商廣告已鋪天蓋地,本是流傳于年輕人群的校園趣味文化節日被電商企業“綁架”,這或許是當今文化缺失與消費異化的某種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