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王偉賓
河南商報記者 鄭筱倩 盧艷艷
繼陳醋陷入“勾兌門”后,又有媒體曝醬油也“后腳跟進”。報道稱,市場發現有售用化學物配制的“化學醬油”,這種“化學醬油”中含有的水解植物蛋白質若用鹽酸分解可釋放致癌物質。
“勾兌”醋,“勾兌”醬油,真的那么可怕?昨天,有業內人士稱,大家完全沒必要恐慌,雖然市場上很多醋和醬油都是“勾兌”的,但按規矩來沒啥危害。這次被揪出的調味品潛規則,關鍵是在考量企業的誠信。
事件
“化學醬油”誰敢打?
“醬油、醋,咋都有問題了!化學醬油可能致癌!”32歲的張軍這兩天很關注這條新聞。
前天,有媒體報道稱,發現有售用化學物配制的“化學醬油”。
只要將砂糖、精鹽、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質、肌苷酸及鳥苷酸這七種調味料及化合物混在一起,就可制作出“化學豉油”。
這種醬油,不僅味道吸引人,更有真豉油的“黏口”感覺,只是湊近聞略有刺鼻氣味。報道稱這種“化學醬油”中含有的水解植物蛋白質若用鹽酸分解,可能會釋放致癌物質。
而一個星期前《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稱,業內人士透露全國每年消費的約330萬噸食用醋中,約90%為醋精或者冰醋酸勾兌。而山西醋產業協會副會長王建忠在接受采訪時也爆出:市面上的山西老陳醋95%都是勾兌醋。
“因為擔心有地溝油,我選擇在家里做飯吃飯,安全放心。”張軍萬萬沒想到的是,現在醬油、醋相繼“淪陷”。
調查
市場上醬油,多自稱是“釀造”的
鄭州市場上,有沒有售賣“勾兌醋”、“化學醬油”?
昨天,在伏牛路上一家超市,記者看到,“恒順”、“海天”等多個品牌的醬油、醋,都醒目地標注著“釀造”兩個字。
最后在袋裝“雙收”醋的包裝上,記者才看到“配制”二字。
“釀造”和“配制”到底有啥區別?
9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說,食醋分成釀造食醋和配制食醋,釀造食醋是指原料直接進行微生物發酵釀制而成液體的調味品;而配制食醋以釀造食醋為主體,“要在50%以上”,與食品級的冰乙酸或者冰醋酸,以及食品添加劑等混合配制而成。
說法
很多醋和醬油都是“勾兌”的
配制的醬油和醋到底有多大安全隱患?是不是如媒體報道那樣危機四伏呢?
鄭州一位業內人士稱,大家完全沒必要恐慌,雖然市場上很多醋和醬油都是“勾兌”的,但按規矩來是沒什么問題的。
此次醬油、醋相繼被爆出問題,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在考量企業的誠信問題。
“醬油、醋,究竟是勾兌的還是釀造的,普通市民看包裝根本看不出來。”萬客來食品城一位商戶說,是否“勾兌”,釀制成分是否夠數,根本檢測不來,我們干食品這行的都習慣說,產品好不好,全憑企業良心。
張軍聽后說:“我咋感覺是老百姓要想吃得放心,只能聽天由命呢。”
疑問·醋
配制醋能燒壞胃和食道?專家:那是外行話
“勾兌”的醋、醬油真的那么可怕?張軍有這樣的疑問。
對于有些專家提出勾兌醬油、醋會危及健康,河南省調味品協會副會長朱光州認為那是在說外行話。
比如,有種說法是經常食用添加冰醋酸的醋,有可能會燒壞食道和胃。
而朱光州解釋說,即使酸度到9的食醋,其PH值也在5到6之間,屬于弱酸,而添加了冰醋酸的醋,PH值還是在這個范圍,再加上做菜時醋的用量并不大,一被稀釋,其酸性已經影響很小。“這怎么會燒壞食道和胃?”
9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也表示,只要按規定生產,無論是釀造食醋還是配制食醋,都是符合安全標準的。
真正的隱患在哪兒?工業用的冰醋酸,內含重金屬
當然,朱光州并不否認健康隱患。
在他看來,配制食醋使用50%釀造醋,其他添加冰醋酸,成本也就下降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正規企業使用冰醋酸,主要是考慮增加產量,因為冰醋酸可以隨調隨加。
但一些小作坊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可能會使用工業冰醋酸。工業冰醋酸易含重金屬,重金屬致癌,這才是最大的危害。
“食品級的冰醋酸一噸7800元左右,而工業級的一噸只有3800元,這其中差價懸殊,會讓一些人鋌而走險。”他說。
疑問·醬油
勾兌醬油能不能吃?
若都是食品級原料,不礙事兒
有人說,醬油中的蛋白水解液可致癌,朱光州說大家不必過于擔心。
按照規定,國家允許醬油中有植物蛋白水解液。
所謂植物蛋白水解液,就是用食用級鹽酸,快速把黃豆中的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然后再用氫氧化鈉中和成液體。如果鹽酸和氫氧化鈉都是食品級,對人體沒什么影響。
“香港媒體報道的,用砂糖、精鹽、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質、肌苷酸及鳥苷酸這七種調味料及化合物混在一起,制作出來的醬油其實也沒啥問題。”萬客來長期銷售食品添加劑的李先生說。
在他看來,砂糖、食鹽、味精、酵母抽取物、肌苷酸等,這些都是國家允許的或者是從生物中提取的,就算“勾兌”出來對人體也沒啥影響。
配制醬油隱患在哪兒?
使用動物蛋白水解液,會致癌
“一些企業,拿動物蛋白水解液替代植物,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朱光州和李先生都這樣看。
在他們看來,以前曝光的毛發醬油就是這個問題。動物蛋白水解液,其實就是從毛發、動物內臟提取一種氨基酸后的下腳料,成本很低。其中含有三氯氰胺,致癌。
“幾年前,毛發醬油查得很嚴,現在應該不多見了。”朱光州說。
聲音
真正的老陳醋釀造至少需一年
而看了衛生部的答記者問,張軍疑惑的是,既然按規定生產,釀造食醋、配制食醋都符合安全標準,那老陳醋為啥還會引發這么大爭議?
在朱光州看來,真正的山西陳醋,必須經過夏曬、冬撈冰,用自然的方法去除水分以增加醋的酸度,這意味著釀造期限至少要一年。
上世紀作廢的山西老陳醋標準(原商業部頒布)還曾明確規定,必須是三曬三撈冰,相當于必須經過三年釀制。
“這樣的老陳醋聞起來雖然酸但不沖鼻子,味道很厚重。”朱光州說。
而據王建忠介紹,山西老陳醋即將有新標準,只有按照傳統工藝純糧釀造、總酸在6度以上,無需添加防腐劑的老陳醋,才是山西老陳醋。
“按照這樣的工藝,生產醋成本很高,生產周期也長。”朱光州說,一旦一些企業產品的需求量大于生產能力,勢必會添加冰醋酸。
勾兌雖不影響健康
但老百姓需要真相
如今,王建忠受到同行的質疑,還有人稱其是為了給自己的產品宣傳。
而在朱光州看來,王建忠起碼爆出了行業內潛規則,雖然對健康影響并不大,但老百姓需要真相。
而這個潛規則同樣適用于醬油,黃豆通過酶發酵,一般需要一個月發酵期。一個國家知名企業號稱年產釀制醬油50萬噸,而朱光州和幾個業內人士一起根據生產工藝測算,如果采用純釀造,這家企業光曬制黃豆的車間面積就需要1平方公里,“可至今我還沒聽說過國內有這么大的廠。”朱光州說。
“配制食醋是合法,但是有幾個企業在自己的產品上標出配制食醋?”朱光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