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市民關于“鱈魚”的投訴,連日來,本報記者探訪了武漢多家超市,并隨工商執法人員一道,見證了對多種“鱈魚”產品的抽查、鑒定過程,從而揭開武漢市場隱藏的“鱈魚潛規則”。
記者調查》》》
都稱鱈魚價差十倍
連日來,記者探訪了武漢市區多家超市和海鮮批發市場,發現“鱈魚”普遍有售。
在武珞路一大型超市冷凍產品專柜,記者看到有兩種“鱈魚”出售:一種標注加工產地為廣西的“鱈魚”,每500克價格13.5元;另一種標注加工產地為浙江的“銀鱈魚”,每500克價格21.8元。
記者詢問兩種“鱈魚”的區別。冷柜負責人稱,它們都是“鱈魚”,但“銀鱈魚”是深海魚,營養成分更高,能補鈣和甘油。
記者隨后又探訪了武昌徐東大街和漢口新華路上的4家大型超市,發現其中所售“鱈魚”的名稱更是形形色色,有的叫“銀鱈魚”,有的叫“藍鱈魚”、“白鱈魚”、“金鱈魚”等,還有一家大型超市標稱“雪魚”。銷售人員信誓旦旦地告訴記者,這些“鱈魚”的名稱雖有不同,但都是“鱈魚”。
與超市中“鱈魚”賣出“豬肉價”不同,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一銷售點,每500克冰凍鱈魚的標價為批發110元、零售120元。
都叫“鱈魚”,價格為何相差近十倍?該銷售點老板稱,他出售的鱈魚是進口的,是真正的鱈魚;而超市中出售的低價“鱈魚”都是傍名牌的假“鱈魚”,別說是普通消費者,就連超市也不一定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
隨機抽檢》》》
四種樣品全是假貨
本月5日,根據市民舉報線索,武漢工商部門隨機抽查了分別位于街道口、徐東大街的3家大型超市,共提取4種“鱈魚”產品。
但是,工商部門卻遇到檢測難題:先聯系動檢部門,被告知“無法檢測”;再聯系商檢部門,對方也答復“無法檢測”,建議聯系華中農業大學;華農大也沒有檢測能力,建議找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幾經輾轉,執法人員終于聯系上中科院水生所魚類分類學家張鶚博士,他表示:可以鑒別。
8日,記者隨洪山工商分局關山工商所執法人員來到水生所。張鶚博士初步檢查抽查樣品后表示,這些樣品都不是整魚,頭尾都被去掉,背鰭、臀鰭也被剪掉,甚至連魚鱗都刮了,說明商家是在有意掩蓋魚的特征。“不過魚鱗和背鰭處理得不夠徹底,留下了一些特征,足夠鑒別是不是真鱈魚。”他說。
經過進一步檢測,4種樣品的鱗片在后區和邊緣均密生細齒,屬于櫛鱗,背鰭也有棘,這些都是高等鱸形目魚類的特征,可以確定不是真正的鱈魚。至于它們具體屬鱸形目的哪一種,需要通過DNA鑒定進行識別。
另外,“銀鱈魚”、“白鱈魚”等也都不是鱈魚。特別是市場上常見的“銀鱈魚”,只是商家采用的混淆視聽的叫法,其學名叫裸蓋魚,屬于鲉形目。
揭開“馬甲”》》》
商家忽悠貽害市民
“這4種樣品不僅不是鱈魚,其中一種甚至極可能是油魚。”張鶚博士說。
據介紹,通過一系列外觀指標和油脂含量可以區分鱈魚和油魚。鱈魚屬鱈形目鱈科,體形長而側扁,頭大、口大,頤部有一根頤須;體被易脫落細小圓鱗,側線明顯,背鰭3個,臀鰭2個,各鰭均無硬棘,完全由鰭條組成。
油魚學名“異鱗蛇鯖”、“棘鱗蛇鯖”,俗稱“仿鱈魚”、“油魚”等,外形與鱈魚近似,屬鱸形目魚種。它含有人體不能消化的蠟脂,主要用來提煉工業用潤滑劑,食用后會導致腹瀉、腸胃痙攣。
二者的口感也有明顯差別。鱈魚肉質細膩甜滑,可蘸辣根生吃,有獨特清香和鮮味;油魚肉質較硬,肉色暗淡,口感油膩粗糙。
2007年初,香港百佳超市將油魚冒充鱈魚出售,導致多名消費者腹瀉,從而被判罰款4.5萬元。為此,香港出臺《有關識別及標簽油魚/鱈魚的指引》,建議所有進口商將棘鱗蛇鯖、異鱗蛇鯖的俗名定為“蠟油魚”,同時不可使用“鱈魚”等俗名。
歐美多個國家和日本等也出臺公告,不建議或禁止食用油魚,規定銷售油魚時必須加上適當標簽,提示可能造成腸胃不適。
洪山工商分局關山工商所負責人稱,工商部門目前已經根據索證、索票的相關規定,責令涉事商家限期提供進貨渠道等相關憑證,對涉嫌是“油魚”的產品已經暫扣,并將進行DNA鑒定。
洪山工商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涉嫌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的商家,將堅決依法依規一查到底,讓市民明明白白消費。
專家觀點》》》
海產監測亟待加強
據介紹,一些深海魚如鱈魚等,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深受市民喜愛,也是商家爭奪的市場,但目前武漢在海產品相關領域的監測體系幾乎是一片空白,不僅執法部門面臨尬尷、市民維權無路可循,正規經營的商家也受到各種不良市場行為的沖擊。
張鶚博士說,一方面,目前市場上普遍銷售的“銀鱈魚”、“藍鱈魚”等海產品,其實都不屬于鱈形目,更不是真正的鱈魚,但長期以來一直沒有管理部門規范管理。
另一方面,廣大消費者對海產品認知不足。一些商家正是利用這一點,銷售時不加特別說明,甚至故意魚目混珠,誤導市民。
其實,海產品市場中的類似“忽悠”并不少見,除了用廉價海魚冒充鱈魚,武漢還發現冒充大、小黃魚的行為。
他呼吁,武漢應盡快建立海產品監測體系,成立相關檢測機構,建立主要海產品的數據庫和識別系統,幫助有關部門迅速鑒別產品真偽和質量品質,凈化規范海產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