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日出現的“三聚氰胺雞蛋”事件,中國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王智才表示,雞蛋檢出三聚氰胺屬于極個別企業行為所致,蛋雞整個行業的發展應該說是健康的,安全的,雞蛋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而對于有消息說,農業部將會同其他部門進一步修訂飼料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標準,王智才明確予以否認。 他表示,農業部在去年6月就發布了飼料三聚氰胺檢測標準。 據央視
相關鏈接:
中國飼料合格率為97.6%
記者從農業部獲得最新消息,據農業部近幾年對飼料的監測結果顯示,我國飼料質量總體上是合格、安全的。在最近開展的飼料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中,農業部共抽查2.27萬批次飼料樣品檢測三聚氰胺含量,合格率為97.61%。
農業部10月31日發表了畜牧業司司長王智才接受記者專訪的文章。在談到關于飼料質量安全問題時,王智才說,近幾年來,我國針對不同畜禽品種、不同生長階段,制定了相應的營養標準和加工技術規范,飼料質量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專門制定了嚴格的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實施年度監測和專項監測計劃并發布檢測結果,飼料質量安全監測能力不斷增強,有力地保障了飼料質量安全水平的穩步提高。2007年6月1日,農業部印發了《關于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和使用“蛋白精”違法行為的通知》,明令嚴格禁止在飼料中添加三聚氰胺,堅持飼料中三聚氰胺零檢出。一切在飼料中人為添加三聚氰胺的行為都是違法犯罪,要堅決打擊。2007年6月14日農業部發布了《飼料中三聚氰胺的測定》標準,隨后組織開展了“蛋白精”等非法添加物的專項監測,嚴厲查處生產經營和使用“蛋白精”的違法企業。
今年以來,飼料中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地西泮、呋喃唑酮等禁用藥物檢出率均為零,但個別蛋白飼料原料中檢測出三聚氰胺。7月22日,農業部辦公廳在“關于2008年上半年全國飼料質量安全監測結果的通報”中稱,在全國288批次的蛋白飼料中檢出三聚氰胺17批次,檢出率5.90%。由此,10月16日,農業部重申繼續嚴格執行《飼料中三聚氰胺的測定》標準,以最嚴格的標準判定飼料是否合格,凡超過該判定值的非法飼料原料和產品,一律立即組織進行封存銷毀和無害化處理,并對違法企業嚴厲查處,吊銷相關證照,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 據《北京晚報》
飼料專項檢查共查獲不合格產品3682.2噸
長期以來,農業部高度重視飼料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發生后,在全國集中開展了以飼料原料和飼料中三聚氰胺查處為重點的飼料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農業部先后三次派出由部領導帶隊的22個督導組開展督導檢查,落實各項整治措施。開通24小時舉報電話,并對舉報的重點案件迅速派出檢查組進行飛行檢查。整治期間,全國累計出動飼料專項整治和執法人員36.93萬人次,檢查飼料企業、養殖場(戶)25.04萬個,取締非法生產飼料的黑窩點238個,立案調查違法企業和養殖場(戶)278個,移交公安機關27家,查獲沒收、封存和銷毀不合格產品3682.2噸。這次專項整治行動實現了“四個100%”的預定目標,即對查處含有三聚氰胺的蛋白飼料原料100%封存,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100%持證生產,飼料生產企業100%建立生產記錄制度和原料進廠驗收制度,規模養殖場(戶)檢查率達到100%,有力促進了飼料生產的健康穩定發展。目前,農業部正在將專項整治措施常態化,更加嚴格地加強飼料生產質量的監管。 據央視
問題雞蛋波及河北蛋農每天殺雞過萬
幾天來,河北省定興縣的一些蛋農已經形成了習慣:凌晨早早地起來,開始在雞場“挑雞”,然后裝上車送往屠宰場。自10月26日雞蛋在香港被檢測出三聚氰胺時起,河北省定興縣的蛋農一直惶惶不可終日,蛋價的短信播報雖然一天一報,但是始終回不到10月26日之前那每公斤6元以上的批發價。
與此同時,更為嚴酷的“雞蛋寒冬”正等待著他們,由于這里的散裝雞蛋幾乎全部銷往北京和廣東,北京的批發商已經通告蛋農們,若沒有“不含三聚氰胺”的相關證明,他們所有的雞蛋將全部被拒之門外。
中陶沈村,這個保定北部最集中的為京城供應散蛋的飼養村,120多個養雞戶,這四五天來,每天都要屠宰上萬只蛋雞。
每天上萬蛋雞被賤賣屠宰
迫于雞蛋一天一天積壓的壓力,蛋農們無法在銷售中實現資金回流,但是雞又需要吃飼料,需要產蛋,無論哪一項都需要循環的資金支持,無奈之下,蛋農們紛紛把自己辛勤飼養的蛋雞送往屠宰場,以每公斤8元左右的價錢,把蛋雞賤賣屠殺了。
“現在真的體會到‘殺雞取卵’這四個字,真的沒有一字虛設。”盧雙喜苦笑著,昨天他剛剛忍痛把1000只蛋雞裝車送往屠宰場,以換取剩余5000只雞幾天內的飼料錢。蛋雞需要一天三餐,每天兩次產蛋,對于全部靠人力飼養的中陶沈村的村民來說,沒有一天可以休息。“我們這兒過春節都是先給雞拜年,伺候好了雞再給父母拜年。”
面對雞蛋積壓的壓力,村民只得把一部分蛋雞送往屠宰場以求換得一部分救急的資金,據包括廖先生在內的幾位中間商統計,僅中陶沈一村,幾天來每天都有上萬只蛋雞被送去屠宰,每天送雞去屠宰場的人還需要排隊。
雞蛋成本和收購價“倒掛”
雖然蛋農們最關心的是雞蛋如何賣出去的問題,但是即便有人肯“接貨”,現在的蛋價也讓他們難以接受。在10月26日之前,雞蛋的收購價一直徘徊在每公斤6元左右,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蛋價一路狂跌,10月27日、28日兩天,雞蛋根本無人收購,本地蛋價兩天一直處于“空缺”狀態,到10月29日,當地蛋價終于顯示出來,每公斤4.4元,10月30日,蛋價首次上揚,每公斤4.6元。
“我們除去人力和水電成本,雞蛋每斤成本都在2.8元以上,以現在的價錢我們要虧上20%。就算扛到最后蛋價回升了,北京的批發商也絕對不會要放置時間過長已經接近變質期的雞蛋。”從事雞蛋轉運的中間商廖先生說,“其實他們只有一星期,因為雞蛋經轉運,到北京的批發商手中,而后批發給市場,再零售,前前后后至少也要保證有一星期的保質期。如果一星期之內他們的雞蛋賣不掉,那么也不會有人再要了。” 據《北京青年報》
專家觀點:雞蛋具有可追溯性是安全的必要條件
中國農業大學楊寧教授介紹,“三聚氰胺雞蛋事件”將建立雞蛋安全體系推到了公眾視野中。目前,在嚴格檢驗三聚氰胺雞蛋的同時,還應該考慮建立長久、科學的安全機制和體系。首先,必要條件之一是要使雞蛋具有可追溯性。
楊寧介紹,在國外,沒有生產日期和可追溯標識的雞蛋是禁止出售的。現在,從超市中銷售的品牌雞蛋上的唯一編碼中,就能知道生產時間、批號、序列號,這樣,更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其次,從源頭控制雞蛋品質。所謂的源頭不是指從雛雞開始,而是要從雞飼料的源頭抓起,此次“三聚氰胺雞蛋事件”問題就是出在飼料上。
最后,建立完備的安全控制機制和快速反應體系。 據《北京青年報》
相關新聞:
“問題饅頭”系使用含三聚氰胺奶粉所致
佛山金城速凍食品有限公司所生產的南瓜饅頭于10月30日在日本檢出含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金城速凍”迅速派出工作小組赴日本開展調查,對相關產品進行召回和下架。昨天,該公司對“南瓜饅頭事件”作出回應,該批次的饅頭為今年5月生產,據目前的調查結果,初步認定為使用國內某含三聚氰胺問題奶粉做原料所造成。該公司日前已經停止使用該品牌奶粉,改用佛山本地某企業的水牛奶。佛山質監局表示,目前在對金城速凍內銷的十多個系列產品的檢驗中沒有發現三聚氰胺。
10月30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公告稱,佛山市金城速凍食品公司生產的一款“南瓜饅頭”被檢出三聚氰胺。該公司回應說,南瓜饅頭國內沒有銷售。 據《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