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雖然時間過半,但年終盤點時,“水危機”三個字大概會植入人們的記憶,首先讓世人震驚的莫過于無錫市民為太湖所逼,竟為吃水問題鬧得人心惶惶;接著,7月2日至4日,江蘇沭陽縣20萬居民遭遇了約40小時的斷水之困。
看到這些負面消息不久,今天又看到兩則報道,很具諷刺意味。一則是從7月1日開始,新的《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開始實施,水質(zhì)指標從35項增至106項;也就是說,這個新標準實施后的第二天,沭陽縣居民家中的水龍頭就斷水了。不管水質(zhì)指標增加到多少項,老百姓不能喝上自來水在沭陽已是事實;沒有自來水,就喝桶裝水吧。但據(jù)《京華時報》報道,北京一年銷售約一億桶的桶裝水都是“假水”,這里所說的“假水”,是指使用偽造注冊品牌商標的桶裝水。
曾經(jīng)傳唱大江南北的《太湖美》,還在記憶中流淌:“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這么美的太湖水,現(xiàn)在竟然不能喝了!在祖國的首都,桶裝水有一半是假的,何況在我們這些二三線城市!我生活的小城,上半年同樣發(fā)生過自來水變臭事件。可見,斷水危機不只是發(fā)生在沭陽,臭水事件不只讓無錫市民深受其害。有關(guān)資料顯示,從2005年松花江事件以來,我國共發(fā)生140余起較大的水污染事故。明天喝什么水,應(yīng)該引起我們高度警惕了。
桶裝水有假,是商人重利所致;江蘇沭陽斷水,是山東造紙廠污染所致;太湖污染,是太湖邊上的工廠往湖里排放污水所致。靠商人自律,懸,因為有些商人眼里只有錢,要告之以生命為重,似對牛彈琴,又似癡人說夢。靠政府承諾,也懸,因為太湖治污,多年前就下了猛藥,國家投了不少錢,但今天還是臭不可聞,如今又下定決心要用幾年時間治理太湖,但幾年以后的事,誰又料得到?靠吃地下水,還是懸,因為井挖得越多,地下就越空,到時候,地面往下坍塌怎么辦?
所以,我冥思苦想,預(yù)測出幾種未來喝水的方法,或許可備不時之需。
第一種,結(jié)廬在人境,取水在南山。江湖污染,只有退居山里,直接飲用山泉水了,或許可美其名曰“返璞歸真”、“綠色時尚”。這種方法只適合林木茂密之所,因為沒有樹林,便沒有山泉水;只適合富人階層,套用古人說的話:“富翁之意不在路途之遠近,在乎泉水之間也。”
第二種,普及高科技飲水機。未來的家庭和單位,飲水機就像現(xiàn)在的電視機一樣普及。現(xiàn)在市場上銷售的飲水機都是冒牌貨,未來的飲水機一定是高科技產(chǎn)品。有了這種產(chǎn)品,即便是下水道里的水,經(jīng)過這機器處理后,人類都可以放心飲用。
第三種,如果這種凈水裝置沒有研制出來,那么只有以酒和飲料代水了,喜歡喝酒的人可以直接飲用啤酒,不勝酒力的人就喝可口可樂,實在沒有錢買這些東西,可以聚集雨水,然后儲存起來,口渴時喝上一口。時下一些環(huán)保主義者,已經(jīng)嘗試收集雨水洗澡,因為“用雨水洗澡,感覺皮膚在呼吸,感到整個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了”。同樣,喝下雨水,不更覺得天人合一么?
如果這三種方法都不行,那么,我們只有遷徙到其他星球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