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南京鼓樓警方派出刑警分赴福建、泉州、安溪、廣東珠海以及浙江舟山等地對涉案犯罪嫌疑人展開抓捕。中午12時,在專案組的統一指揮下,四地刑警同時展開抓捕行動,將這個團伙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
記者:你這次是因為什么進來的?
易自定 犯罪嫌疑人
易自定:因為涉嫌詐騙。
記者:你說一下你自己都做了什么?
易自定:就是發短信給受害人,然后跟他們講大概內容是,您的中行網銀口令已過期,請登錄一個網址進行升級,然后有人登錄的話,我負責看電腦,有人登錄的話,后臺就可以顯示出來,后臺顯示出來以后,就是通過后臺看到他的用戶名跟密碼還有動態口令,然后輸入到正規的中國銀行網站上面。然后看一下里面有錢就可以轉出來。
記者:一共做了多久,你做這個工作?
易自定:我前后7天,然后中間休息兩天,就是有做了5天。
記者:那你做的這5天里頭,一共轉了多少筆賬,大概金額是多少?
易自定:具體多少筆我不記得,金額大概在140萬左右。
朱志文 犯罪嫌疑人
朱志文:230萬左右。
記者:一共取了230萬。
朱志文:對。
記者:取完的錢得交給誰了?
朱志文:取完了就是交易助強這個人,就是跟他單獨接觸。
記者:你認識他們這個團伙里頭的其他人嗎?
朱志文:其他人我就不認識,我只有跟他接觸,這樣子,只有跟他單向接觸,那就是其他的就是說我也沒見過。
王新宇 江蘇省公安廳刑偵局調研員
王新宇:像現在這種犯罪它都在社會上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一個公司化的運作,比如說你要注冊這個網站,那么它域名這些東西都有專門的人給你做,為你銀行騙來的錢,快速提現,又有專門的提款公司,專門是從事這種,有一批人,它是整個有一個鏈條為這個詐騙犯罪來進行服務。
周操:江蘇省公安廳內保總隊隊長
周操:這樣的一類案件絕不是個人作案,單人作案,它是一個團伙,甚至于不止一個團伙,它是和境外,和我們的沿海地區一些犯罪分子基本上勾結在一起。你像這些釣魚網站基本上都是通過境外的服務器,犯罪分子詐騙目標瞄向了我們江蘇,但是犯罪分子人有的在境外,有的是在廣東、福建一帶,所以說像這類的犯罪,要打擊起來難度是很大的。
主持人:公安人員告訴記者,這些受害者都是遇上了“病毒集團”。那么“病毒集團”究竟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騙取錢財的呢?
主持人:來自《2010年中國網絡購物安全報告》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網上零售市場交易規模超過5000億元,尤其是面向個人消費的電子商務,其網上零售市場規模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于此同時,作為病毒集團中專門實施詐騙的釣魚網站每天增加1500個,已經成為了網絡購物的第一大威脅。那么犯罪分子是用什么手段實施詐騙的呢?
國內一家安全軟件企業的工程師李鐵軍,對互聯網的釣魚網站以及病毒黑色產業鏈進行分析發現,犯罪分子的主要獵物已經由網游行業轉變到網上銀行以及電子商務行業,他們直接將犯罪目標指向網上銀行用戶和每個可能上網購物的普通網民。
李鐵軍 金山網絡安全工程師
李鐵軍:假的中國銀行網站,識別它的標志是看這個域名,當然大部分網民記不住這個域名,你看所有內容鏈接都是從真中國銀行網站摳過來,唯一不同右上角一個非常并且的位置就是中行E令的升級,就是釣魚網站的制作者他們想欺騙。
記者:真正中國銀行網頁是沒有這一個。
李鐵軍:肯定沒有這一塊,用戶點擊進去之后,登錄下一個頁面。這個里面,然后就會把自己銀行賬號,密碼動態口令都會掛上去。這個用戶的,用戶名、密碼、動態口令全部輸入了以后,騙子就可以拿騙來的信息在任何一臺電腦可以登錄轉賬。
李鐵軍告訴記者,和這種相對簡單的制作假銀行網站進行釣魚詐騙相比,網友千鳥購物被騙時犯罪分子所用的方法,就顯得更加隱秘,甚至讓一些網絡老手也防不勝防。騙子往往會以發送商品介紹或者照片的名義,給對方發送一個文件,這個文件里隱藏著一個木馬病毒,接收者一旦點擊就會很快中毒,而這一切都是在悄無聲息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