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主題:小米科技799手機要求920元天價維修費 | |
投訴目標:小米科技 | 投 訴 人:陳先生 |
投訴時間:2014-10-10 | 投訴地區:福建省 |
2014年5月8日我在小米官網購買了一臺紅米NOTE手機(紅米Note移動版 8GB 白色SN:607200425991 IMEI:864375024310295 訂單號:1140508760006675) 2014年8月17日在充電完成后,發現手機屏幕無法解鎖,在屏幕上觸摸完全沒有反應,下面的三大主鍵也沒反應。我嘗試外接USB鼠標,發現用鼠標可以操作。 2014年8月19日晚上在小米官網報修,我報修單中描述的故障是:在充電完成后,屏幕觸摸完全沒反應,下面三大鍵也沒反應。強制關機重啟后仍然沒有反應。但外接USB鼠標可以進行操作。PS:使用的充電器和線都是原配的。 2014年8月20日接到小米售后聯系確認故障內容。通話中我明確說明,手機只是觸摸屏失效,三個多月中我一直很小心的使用手機,機身一點劃痕傷都沒有,絕不存在進水的可能。 (附通話錄音:通話錄音@01056835555_20140820102112.mp3) 2014年8月20日下午我把紅米NOTE手機,按客服提供的地址,寄回北京保修。 2014年8月26日接到小米售后電話,聲稱經工程師檢測,手機進液,不能保修。 我再次強調:“你們有什么根據說我的手機進水?” 客服的答復:“我不是工程師,不知道,反正檢測說進液就是進液,就不能保修。維修需要更換主板和屏幕。您若要自費維修需支付920元的費用。” 我說:”如果你硬要說進水,就必需提供證明依據。“ 客服答復:“可以把檢測報告隨手機免費寄回。” (附通話錄音:通話錄音@04006929365_20140826172813.mp3。以上系通話摘要) 2014年8月30日收到寄回的手機,其中確實有附了一張售后服務記錄單。記錄單中寫設備外觀:局部輕微磨損,防拆貼完好。客戶自己描述的故障:進液。請注意進液是出現在客戶描述的故障中的,而非檢測結果。 (附記錄單照片:售后服務記錄單照片IMG_20140831_083259.jpg) 明明我從開頭就再三強調“我的手機使用非常小心,機身一點劃傷都沒有,也不存在任何進水的可能。”。為什么售后的報告中會變成我自己說手機進液的呢? 我馬上到官網查看維修單記錄,發現官網的維修單中已經查不到當初我報修的故障內容了。我想這應該就是他們敢于篡改客戶故障描述的原因吧。他們應該沒想到我用于投訴的手機會開啟通話自動錄音吧,要是沒這錄音我還真的是百口莫辯了。 (附小米官網維修記錄查詢截圖) 2014年8月31日,我再次打小米售后電話,質疑報告做假,他們答復我說他那邊查到我申報的故障內容就是進液,到于寄給我的檢測報告的內容他們不清楚。還說你如果認為報告有假就把手機再寄回來檢測一次。 (附通話錄音:通話錄音@call0831081636.amr。因我手機套餐余量不足,這次我用妻子的手機,故錄音格式不同。) 我就不懂,維修記錄單是他們開具的,他們有什么道理不知道內容呢?我明明申報故障內容是觸摸屏失靈,為什么后來會被改成是進液呢?后來我要求他提供電子郵箱,把報告拍成照片寄給他們(信箱:xiaomiservice@xiaomi.com)。但到下午接到售后的電話卻還是說不清楚維修記錄內容。 我的分析1: 首先他們說的手機進液明顯是假的,當我強調要他們提供進液的證明時,他根本拿不出證據。忙亂之下才會想到篡改客服描述,指稱是我自己說手機進液的。這樣他們就不用檢測了,當然也就無需填寫檢測依據了。 因為官網的維修單中根本查不到當初我報修的故障內容如果我沒有對通話進行錄音,他們這個做法應該是無懈可擊的吧? (附圖:小米網維修記錄查詢截圖.png)。 ---------------------------------------------------------- 2014年9月2日再次接到客服電話,指稱維修記錄單中的客服描述是根據寄回前第1次客服來電確認維修內容時記錄的。但堅持即使客戶描述被篡改成進液,也不會影響到檢測結果。 (附通話錄音:通話錄音@01056835555_20140902131945.mp3。) 這說法根本沒有說服力,檢修者肯定要先看報修故障,在客戶描述進液的前提下,哪個檢修者敢不做出人為損壞的結論? 我的分析2: 由于我堅決否認有說過手機進液。而客服又無法解釋篡改用戶描述故障的原因,所以不得不改口說用戶說進液不影響檢測結果。在這里如果按這客服說法,我想客服在電話確認建立維修單時就已經決定要讓我的手機進液,所以才直接把客戶描述的故障篡改成進液的吧。這樣當手機寄回檢修時,檢修人員看到用戶描述說是進液了,那當然沒進液他也得設法檢測成人為損壞了。 至于沒進水他要怎么檢測成進液的方法就很多了,不檢測直接寫進液、先加點水再檢測,或者換個進液的主板再檢測等等。這個反正我是無法去查證了。 ---------------------------------------------------------- 2014年9月25日又接到客服電話這回又改口說,維修記錄單中的用戶描述故障:進液,那個格子中寫的就是檢測結果,而非用戶描述的故障。 (附通話錄音:通話錄音@01056835555_20140925182946.mp3。從6:30處開始) 我的分析3: 這個說法明顯與字面上的意思完全不附合,只要不是文盲應該都無法相信吧,而且也與上一次的客服說法完全相反。顯然這一次他們已經發現自己理虧,找不到“把客戶描述篡改成:進液”的合理解釋,所以才決定要來個死不認帳。只是堅持手機確實進液。可是如果他不能對篡改用戶故障描述做出解釋,又如何讓人相信他后面得到的人為損壞結論是真的呢? 拒絕再次送檢的理由: 客服聯系中多次提到可寄回去重新檢測。但我想即然第一次寄回檢測。他都可以在檢測記錄上造假,連客戶的故障描述記錄都能篡改,小米的售后客服有何信用可言。就算我再寄一次他也不可能老實不動任何手腳的進行檢測了吧?當然再次檢測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小心偽造,應該不會再留下讓我有機會申辯的漏洞了吧?很可能會先小心地滴點水再檢測,說不定這次寄回前就已經先加過水了也未可知。 我想這事不管落在誰頭上都不可能會想要浪費快遞費再試一次吧? 我的要求和理由: 根據前面的情況,我深信我的紅米NOTE手機原來一定沒有進液,否則他也不需要篡改客戶描述故障。即然他們提供了造假的維修記錄,單憑這點就足以證明,小米是故意造假意圖逃避保修責任,我的手機根本沒有進液。 事情發生以來小米一直在找各種理由對篡改的事實進行推拖、否認,還提出自相矛盾的解釋,這不得不讓人覺得他們心虛理虧。 顯然小米更改了我的報修故障描述,有售后服務記錄單為證,證據確著不容狡辯。而這更改必然會影響到檢測結果的真假。如果小米想證明自己是清白的。我想他至少必需證明把用戶描述篡改成進液,只是一般錯誤,而非故意篡改的。為此他們應該向我提供手機確實進液、且不是他們的維修人員故意造成的證明。拿不出證明就得提供免費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