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是國民經濟科學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自云南省標準化會議召開以來,紅河州委、州政府大力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制定出臺了相關工作措施和扶持政策,形成了推動全州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的強勁態勢。開遠、石屏、瀘西、蒙自、個舊、彌勒、元陽等各縣(市)相繼召開了標準化工作會議。目前,全州上下掀起了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的新高潮。
第一、學習和認識的高潮。從州委、州政府開始,制定了學習計劃,結合“創先爭優”和“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活動,堅持每半月學習一次,利用各種會議和集中學習的機會,組織各級干部認真學習省委、省政府領導關于標準化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標準化工作會議精神,學習有關標準化的政策和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業務知識。在學習過程中,還結合全州企業轉型、經濟發展調結構和城市建設上檔次等目標要求,把全省標準化工作的現狀和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的時代背景等內容及其內涵向各級干部進行了較為深入地宣傳和貫徹。
在州委、州政府推動下,各縣(市)也把召開標準化工作會議,貫徹落實全省標準化工作會議精神和相關政策、措施等工作作為推進標準化戰略的舉措之一,并結合區域實際,各縣(市)還相繼制定出臺了《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的意見》和《加強計量工作的意見》等政策措施,把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納入到地方經濟發展的“十二五”規劃中。
經過學習,全州科級以上干部深刻認識了開展標準化建設的重要意義,重新審視和定位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相關工作,增強了建設美好新紅河的決心和信心。目前,我省標準化發展戰略的精神和實質內涵已經被傳達到鄉鎮、企業,甚至村民委員會一級組織和機構,達到了預期目標。
第二、組織培訓宣傳的高潮。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對多數干部群眾來說是一個新課題。為進一步打牢工作基礎,去年以來,州委、州政府先后組織了2次較大規模的培訓會議,聘請省內外知名專家,開展《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和《標準化知識、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等專題講座,培訓干部數量達到1000多人次。 經過培訓,科級以上干部解決了認識不到位,消除了以往觀念上存在的“標準化工作可有可無”的錯誤想法。
從去年開始,結合企業、事業單位和基層農村各級經濟組織的實際,紅河在農業、工業、商品流通業以及市政建設規劃等行業制定了工作目標,要求各行業管理單位要分別組織好教育和培訓工作,把產業培育與開發、技術推廣和使用、食品安全與日常消費監管等和標準化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在工人、農民和城市居民中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工作。與此同時,還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板報、廣告牌等多種載體,在全州范圍內廣泛開展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有關標準化的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等宣傳活動,不斷強化各行各業和全社會對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重要性的認識,努力達到重大決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目標。
據不完全統計,在近兩年的時間內,全州各縣(市)、相關單位和部門先后組織標準化培訓活動達100多場(次),在各行業和經濟組織相繼培訓干部群眾1萬多人(次)。培訓期間,在個舊、開遠和蒙自的一些地區和行業中,基本形成了從市(縣)長到鄉長都在講標準化的重要意義及相關措施和要求,行業主管單位和部門聯手行業協會、經濟合作組織等,請來專家和專業人員,走進市場、鄉村和田間地頭,為生產勞動者舉辦培訓班,結合市場和生產實際制訂科學的標準和操作規范;在一些工業企業、特色農產品生產行業和新興的服務業,形成了從安全生產、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產品的種植與采摘、商品的挑選與包裝等,各行各業都在“議標準、講標準、用標準、創標準”的風氣。
第三、開展實踐創造的高潮。掀起了實踐探索和創造標準化的新高潮。在具體的實踐中,個舊市圍繞優勢產業集群轉型,以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為目標,開展了一系列的行業標準制定和申報、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先進標準采用及質量品牌打造等實踐和創新活動,將把錫都建設成了“標準之都、質量之都、品牌之都”;蒙自圍繞石榴、蔬菜、大米和過橋米線等優質特色產業的培育和升級工作,積極探索和制訂了“蒙生牌石榴生產標準”、“過橋米線加工標準”等傳統和新興的行業及產品標準,將把蒙自建設成為“標準之鄉、石榴之鄉、過橋米線之鄉”;開遠、彌勒、建水、金平等市(縣)以標準化為抓手,在城市規劃、住房建設、烤煙種植與采摘、草果產業培育開發、中藥材的種植與收集、以及特色旅游業的開發等領域進行大量的探索和實踐活動,極大地提升了當地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紅河州質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