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服務水平 推動漳臺經貿合作交流
——2010年漳州檢驗檢疫局服務對臺經貿發展取得新成效
漳州是主要的臺胞祖籍地,是臺商投資密集區,實際利用臺資額在大陸地級市中僅次于東莞和蘇州,臺資農業項目超過1000項,農業引進和利用臺資規模居全國設區市首位;漳州是對臺農業合作與交流先行區,國務院在漳浦縣設立了臺灣農民創業園,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覽會暨農產品交易會已經成功舉辦了12屆;漳州也是對臺“大三通”口岸和閩臺民間小額貿易的重點區域,漳州檢驗檢疫局轄區現有一個對臺“大三通”口岸和兩個對臺小額貿易點。
2010年以來,漳州檢驗檢疫局認真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考察福建和漳州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探索對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服務臺資企業發展,促進漳臺經貿合作與交流,取得了新的成效,截至10月底,轄區對臺出境商品貨值4629.91萬美元,同比增長31.32%。
完善體制機制,強化溝通聯系。2010年,漳州檢驗檢疫局成立了涉臺檢驗檢疫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由局長親任組長,進一步加強涉臺檢驗檢疫工作領導;進一步完善涉臺溝通機制,先后與漳州市臺辦、臺商協會、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等部門建立溝通協作機制,及時了解涉臺相關信息;協調廈門局與漳州臺商協會于3月份召開一場座談會,及時了解臺資企業困難,幫助企業解決難題。
加強調研跟蹤,出臺服務措施。2010年,漳州檢驗檢疫局對轄區臺資企業進行了再次全面摸底調查,詳細掌握轄區臺資企業情況,為更好地服務臺資企業打好基礎;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于3月份出臺了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四方面14條措施,將服務臺資企業、推進涉臺檢驗檢疫服務工作取得新突破等作為重要內容;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正式簽署后,迅速研究制定了四個方面的跟進服務措施,促進轄區企業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協議,推動漳臺經貿發展。
創新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水平。2010年,漳州檢驗檢疫局積極探索對臺直航船舶檢疫監管新模式,建立了對臺直航船舶的風險評估機制,在無重大疫情的情況下,全面實施對臺直航船舶電訊檢疫,依托于船舶電子海圖系統,實時掌握船舶入港動態,為對臺直航船舶提供更便捷的通關服務;積極開展臺灣種苗引進模式調研,于3月份由局領導親自帶隊,到廣東陳村開展臺灣花卉苗木引進模式調研,并撰寫調研報告,向廈門局和漳州市政府提出漳州建設進境植物檢疫隔離圃的意見和建議,并派1名分管局領導前往天津局學習交流進境植物檢疫隔離圃建設與監管,為推進漳州引進境外植物尤其是臺灣帶土植物打好基礎。
創新服務方式,促進合作交流。2010年以來,漳州檢驗檢疫局采取提前溝通、全程服務的方式,積極服務古雷石化等臺商投資重大項目建設,舉辦了1期檢企互動石化工藝與設備培訓班,提高一線人員服務項目設備進口能力,針對進口設備存在的木質包裝錯、漏報問題,及時與企業溝通,指導企業與設備供應商和運輸商協商解決問題,并組成專家小組赴日開展進口設備裝運前預檢驗,確保設備順利進口,截至10月底,騰龍芳烴(漳州)有限公司已經順利進口6批、10臺(套)設備及272.1噸配件,總貨值1.61億美元;指導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區臺資企業漳州鉅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做好新蘭花溫室建設,為向總局推薦對美國、加拿大注冊做好準備;周到細致做好 “6·18”第二屆海峽論壇臺胞直航招銀港區和第二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十二屆花博會服務工作;積極幫助企業拓展對臺小額貿易新品種,促進對臺小額貿易發展,1-10月,轄區對臺小額貿易212.66噸、26.49萬美元,同比增長32.83%和34.04%,品種較去年同期增加9個,其中入境210.95噸、26.22萬美元,增長77.34%和47.88%,品種比去年同期增加7個。(通訊員:陳海令)
陳海令